世界动态:全球学子嘉游赣 | 来“诗画横峰”寻找小城故事
(资料图片)
横峰县小,但即便再小,在古人的诗里,她美得清新脱俗。清代嘉庆十四年,广信府知府王赓言写过一首《兴安雨后即事》诗,“入山不见城,入城不见山。时有双飞翼,栖息斋阁间。朝与白云出,暮与白云还。城市如山林,未昏先掩关”。想必是知府大人莅临当时的横峰县城视察工作,在山上看不见城里,进城后又看不见山,别具一番韵味。成群的飞鸟停留在城中的楼阁上休憩,清晨随着白云一起飞翔,傍晚又与云彩一起回巢。绿林环抱,山水为邻,天未到黄昏日暮,城门就已关闭。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当年横峰山明水秀、政通人和的富饶之地,依山而筑,山势不高,林木茂盛;城也很小,民居恬适,人与自然融为一体。县城虽小,但知府大人雨后赋诗,写出了“入山不见城、入城不见山”的小城别样风光。
作为文旅局长,常常翻看横峰县志已成为习惯,我总会沉迷于古人描绘横峰景色的诗词,不看诗句,仅凭名字就让人难忘,“横峰八景”便可见一斑。“横峰积翠、龙泉晓钟、天台远眺、赭亭堆霞、玉屏文笔、鹤石摩天、横溪曲水、马潭印月”,一首诗、一幅画、一处风景、一个美丽的故事。我想正是因为绝色美景,费宏、王赓言、郑日奎等先贤雅士才为之所动,欣然赋诗。为了将这些经典之作广泛传播,我也冒昧地填词,并请文化馆的同志谱曲,遂成地方文旅歌曲《故乡是横峰》,旨在希望横峰历史文坛上优秀的诗篇得以传颂,诗画般的景色得以让后人知晓。 横峰虽小,但小有小的灵秀,小有小的美妙!在我看来,横峰,翠色怡人,旖旎似画,犹如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丹青。横峰之美,美在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乡村。这里群岭叠翠,飞瀑流泉,山雾绕梯田;阡陌纵横,炊烟袅袅,碧水进人家。走进乡村,一村一景,一景一韵,一路繁花,处处乡愁,俨然是一幅现代版的“富春山居图”。四季有花、四季有果、四季有景、四季有乐。四季来到横峰,都可寻觅“村”光,让人流连忘返。说过这些,我想您一定对横峰有了新的认识,或许已被她秀美的景色所吸引。但其实,横峰之美,不局限在乡村,仅从横峰的名字来看,她就已经是一处绝妙的景色,我们常常听说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、“华山天下险”之类来表现山的高耸、险峻。而横峰,虽不高不险,却另辟蹊径,是一座横亘绵延的山峰。的确,横峰本就是山名(岑山的别称),横峰县依山而立、因山而名。透过“灵山青未了,此地得横峰”古老的诗词,从灵山一路走来,由东而西绵延数百里横亘之峰,山下隐匿一座精致小城,美的如诗如画!这样的横峰,您是不是对她愈发着迷!
这些年,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兴旺,横峰人不断地推出新的诗画景点。来横峰,您一定要去爬一爬横峰最高峰——米头尖,这里是江西省第一个、全国第五个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。在这里,可以休闲露营,看星辰银河、日出日落、风车云海。我曾以为这山名叫米头尖,可能是因其山峰的形状似米粒而得名。然而我翻遍县志,也没找到“米头尖”三字,却找出了诗画般的名字“美屏尖”。我豁然开朗,她就像美丽的屏障一样,矗立在横峰的北麓,向南守望、护佑着二十余万横峰人民。横峰虽小,但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仿佛苏东坡是在横峰写下了这一千古佳句!又或如,“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”,仿佛宋代词人王观是在这里送别友人!
横峰就是这般“小而美”的诗意小城。快来横峰,寻觅您的小城故事吧!(文/肖建林)
来源: 横峰文旅
初审:黄文琪
复审:李倩男 终审:谢华杰投 稿邮箱:2792173215@qq.com
声明 :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,尊重权利人的版权,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,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,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。